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站在常识的大地上哲学与常识关系刍议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3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常识”是个常用的概念,对于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几乎没有什么争议。但论及它与哲学的关系,人们马上会看到两种针锋相对的主张。一种主张是反常识的,认为哲学不应是常识的

“常识”是个常用的概念,对于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几乎没有什么争议。但论及它与哲学的关系,人们马上会看到两种针锋相对的主张。一种主张是反常识的,认为哲学不应是常识的奴隶,相反,哲学应该超越常识,哲学的价值就在于它对常识的否定;另一种主张则捍卫常识,认为常识是哲学的舞台,哲学的思考不能脱离常识,哲学的价值必须经受常识的检验。理性主义哲学传统倾向于前一种观点,实践主义哲学则贴近后一种观点。本文旨在澄清常识的基本含义,并在此基础上为后一种立场作辩护。

奥古斯丁曾说,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①奥古斯丁:《忏悔录》卷11,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14页。常识这个概念和奥古斯丁所说的时间概念有几分相近:几乎人人都在用,似乎也都会用,但真被问到什么是常识,人们却难以给出清楚的回答。什么是常识?不同的人在使用这个词时往往意指不同的内容,想通过定义的方式给出一劳永逸的答案是难以做到的。因此,要问答这个问题,最好遵循维特根斯坦的建议:“不要去想,而要去看!”②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 (第8卷),涂纪亮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6页。通过观察人们对这个概念的实际使用,把握它的含义。

考察人们对常识概念的使用,我们会发现,常识无非指以下三种情形之一。

(一) 各领域的基本知识

比如“水是H2O”“能量是守恒的”“糖在水里会融化”“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等都是科学常识或生活常识。当然,这只是粗略的划分,因为在“科学常识”下,又可以细分为“物理学常识”“化学常识”以及“历史常识”等等。各领域共同接受的基本知识构成了各领域的常识,不同领域的常识各有不同,对于该领域成员来说是常识,对于其他领域成员却可能不是。这里的常识是相对于不同领域而言的。按照柏拉图以来的定义,知识应该由三个要素构成,即,被证成的真信念。其中,证成是必不可少的。但当一些知识已经深入人心,被广泛熟知,以至不需要再去追问其理由也就是不需要再将证成的环节展示出来时,它们便从有待证成的结果变成了证成其他知识的前提,成了一种共同的信念乃至感觉(sense)或直觉。这类常识其实是压缩的知识,组成知识三要素中的“证成”部分被省略 了。

(二) 生活中的共同价值

比如“人是生而平等的”“帮助弱者是善良的”“先来后到、排队等车是正当的”等,这类常识并不是知识,而是共同体在与环境打交道的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一些行为规范。它们不需要被证明,不需要问为什么。一些行为方式更有利于共同体的生存繁衍,于是被筛选出来、保留下来,成为共同体共同遵从的准则。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它们毋庸置疑,仿佛是一种绝对命令、一种公理,充当了行为合理性的前提。它们不涉及真假问题,只涉及善恶、美丑等价值。③这类常识多与实践领域相关,限于篇幅,在此不予讨论。

(三) 敞开世界的命题

以上两类常识是人们通常所熟悉的,也是常识概念的主要含义。还有一类常识,或许不为人们所关注,然而却十分重要,常常是哲学家们讨论的话题。它们初看起来和基本知识相近,但细究之下,却发现它们并不是知识,如“桌子有四条腿”“苹果是种香甜的水果”“结果总是有原因的”,等等。它们要传达的与其说是来自世界的信息,不如说是人对于这些信息的规范回应,涉及的是人们用来谈论世界的概念、范畴,是一种处理信息、划分世界、谈论世界的方式。没有这些概念,就没有对象的显现,没有这些概念所组成的判断,就没有事实的显现、世界的敞开。世界本身不说话,不会告诉我们它是什么,告诉我们它是什么的是语言。离开了谈论世界的语言,尤其是为世界分类的基本范畴、判断,关于世界的事实我们将无话可说。这类常识犹如眼镜,没有它,一片模糊,透过它,世界才变得清晰。平时我们不会去关注自己所戴的眼镜,而只聚焦于眼镜中所呈现的事实,孰不知,事实之所以成为事实,离不开作为眼镜的概念所构成的判断。运用概念的基本判断,便是哲学所关注的常识。与作为基本知识的(一)不同,它们没有真假区别,只有好坏之分。

这三类常识也就是我们关于世界的三类基本信念。其中(三)是基础,(一)二)在此基础上分别构成认知和行动之前提,由此可以说,(三) (一) (二)分别构成了世界、知识及行动的基础。由这三类常识所构成的信念之网即是我们的世界之所是。当一个人被问到他的世界是什么时,他除了给出这样的回答,如“有山,有树,有能量,2+2=4,地球绕着太阳转,鸡蛋没有石头硬,飞机摔下来会粉碎”等之外,还能说什么?人是活在常识中的,常识构成了人的世界,或更准确地说,世界是通过常识向人显现的。

文章来源:《世界复合医学》 网址: http://www.sjfhyx.cn/qikandaodu/2021/0331/975.html



上一篇:康有为的世界情怀
下一篇: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杂志稿约

世界复合医学投稿 | 世界复合医学编辑部| 世界复合医学版面费 | 世界复合医学论文发表 | 世界复合医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世界复合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