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界复合医学》栏目设[05/29]
- · 《世界复合医学》收稿方[05/29]
- · 《世界复合医学》投稿方[05/29]
- · 《世界复合医学》征稿要[05/29]
- · 《世界复合医学》刊物宗[05/29]
59岁医学博士,今天又斩获一家IPO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另一位医生站在敲响IPO钟声的舞台上。 投资界4月29日消息,眼科药企兆科眼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兆科眼科”)成功登陆港交所。本次IPO,兆科眼科的发行价为每股16.8港元。截至发
另一位医生站在敲响IPO钟声的舞台上。
投资界4月29日消息,眼科药企兆科眼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兆科眼科”)成功登陆港交所。本次IPO,兆科眼科的发行价为每股16.8港元。截至发稿,总市值近80亿港元。
< /p>
分拆上市前,兆科眼科是李氏药厂(00950.HK)的联营公司。赵克眼科实际控制人、李氏制药厂创始人李孝义出生于1962年,是一个传奇人物。在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获得药理学博士学位后,他原本计划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学术事业。因为家庭变故,他走上了医药创业之路。
1994年,李孝义在安徽合肥创办兆科药业公司。 2017年,李氏药厂旗下兆科眼科成立,定位为眼科制药企业。转眼间,27年过去了,李孝义也从一个年轻的科学家创业者变成了两家上市公司的内部人士。
医学博士近60岁
今天收获第二家上市公司
眼科的背后,是一位海归医生的创业历程。
1992年,三十岁的李孝义。当时,他已获得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药理学博士学位。哈佛大学因其优异的学业成绩,向李孝义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到校任教。面对这个难得的机会,李孝义很高兴。成为象牙塔顶的老师,意味着他可以继续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这就是他的快乐所在。
然而,命运有时并不如意。李孝义的母亲当时被诊断出患有肿瘤,已是晚期。李孝义只好放弃在哈佛任教的机会,持美国绿卡返回香港,陪伴母亲度过生命的最后几年。
母亲的离去极大地刺激了李孝义。虽然一直从事医学研究,但当家人的生命受到肿瘤威胁时,李孝义也和很多人一样感到绝望和无助。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业务,最终下定决心开一家制药公司。去做就对了。 1994年,李孝义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依托中科大的资源和平台,他在合肥创办了兆科药业公司。由于科研背景,李孝义对如何开拓产品市场毫无经验,以至于公司在成立前的几年里一直亏损。
直到1998年,李孝义成功推出国内首个低分子肝素制剂——“利马清”,同年被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1999年,兆科药业被外经贸部认定为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 2002年7月,李孝义发起设立李氏药业控股有限公司,控股兆科药业,并成功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八年后,他成功地将李氏制药转移到香港。在联交所主板上市。
李氏大药厂的上市,真正打开了李孝义的制药业务。如今,李氏的产品涵盖心血管、妇科、儿科、罕见病、皮肤科、妇产科、泌尿科、肿瘤科、眼科等多个重点疾病领域。
IPO公司兆科眼科从李氏药厂的眼科药物管线中拆分出来,由13个创新药和12个仿制药组成(根据《药品普查数据》,它是其中一个国内最全面的眼科药物管线,预计到2022年将提交7项NDA/ANDA申请。
李晓义表示,兆科眼科公司(COPFL)的集团分拆和独立上市的原因)是希望眼科公司借助资本加速自主成长,未来发展成为一家可以提供医生的综合性公司,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由李氏大药企内部“培育”,我们分拆出来的这部分业务,其实已经过了最危险的早期阶段。现在我们希望让兆科眼科像初创公司一样引入资金,保持竞争力。”李孝义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兆科眼科上市之前,李晓义辞去了李氏制药厂的相关职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兆科眼科上。在他看来,这是为了“全身心投入兆科眼科的管理和研发”,他人生中第二次IPO的意义不言而喻。
眼科背后,有千亿市场。
兆科眼科为何上市?
据数据显示,兆科眼科成立于2017年,是国内领先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眼科公司之一,拥有国内最全面的眼科药物管线之一。其创新药管线包括25个候选药物,其中创新药13个,仿制药12个。业务专注于中国5大眼科适应症,包括干眼症(DED)和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AMD)、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近视和青光眼,具有强大的商业化生产能力。
招股书显示,兆科眼科2019-2020年将无销售收入。最早的新药预计今年四季度上市,大部分产品仍处于新药研发阶段。这也导致公司经营状况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近两年净亏损分别为1.221亿元和727.0亿元。 2020年亏损较2019年增加近5倍。
原因亏损是兆科眼科财务成本的突然增加以及公司成立后,他一直专注于药物研发,并连续几年产生了大笔的研发费用。 2019-2020年,兆科眼科研发支出分别为9340万元和8180万元。
文章来源:《世界复合医学》 网址: http://www.sjfhyx.cn/zonghexinwen/2021/0708/1638.html